11月23日下午,由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電子”)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以下簡稱“清華美院”)合作主辦、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承辦的“余秉楠字體設計研討會暨方正秉楠圓宋、方正秉楠辭書體發布會”在清華美院報告廳隆重召開。會議現場座無虛席,包括字體設計師、平面設計師、UI設計師、設計院校學生等在內的300余名字體及設計愛好者,與在場的字體及設計界大咖們一起近距離了解了余秉楠先生的字體設計成就和設計心得,并一同見證了方正秉楠圓宋、方正秉楠辭書體的發布。
會議現場座無虛席
此次會議的主角、現年82歲的清華美院教授余秉楠先生,是中國享譽世界的平面設計家、設計教育家,也是中國最早從事字體設計的大師之一。他是亞洲地區獲得德國“谷騰堡”終身成就獎的第一人,也是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的首位華人會員,還是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Icograda)的第一位華人副主席,為中國現當代藝術設計與教育事業的國際化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會議由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趙健教授擔任學術主持,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博士生導師何潔教授、字體設計專家朱志偉、清華美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教授兼《裝飾》雜志主編方曉風、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岳昕、方正電子字庫業務部字庫開發部副部長仇寅以及方正電子字庫業務部總經理張建國等6位字體及設計界大咖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會議。
在現場,余秉楠教授將他數十年來積累的有關字體設計的核心經驗,向在場的字體及設計愛好者們傾囊相授,盡顯大師風范。他提到,“設計是創造,字體設計也要創新,創新是字體設計健康發展的基礎,只有創新才能與不斷變化的世界保持同步。我們的目標是尋找中國當代視覺設計的道路和方法,還有用中國現代的國際化的視覺語言來表現我們獨特的傳統文化。對于西方和日本的印刷字體,不能盲目的臨摹,要融合國內國外最優秀的傳統,創造現代國際化的有中國風格的印刷字體。真正的藝術創造產生于認真、勤奮的探索,前提是要有敏銳的思考和靈巧的手。我們學界離不開字體的設計,它是設計的基礎,包含了豐富的藝術規律,充滿了追求、愉悅、奉獻、充實,使我們的生活完美并且有意義。國家和社會都要重視印刷字體創作。印刷字體的面貌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也是造福后代的事業。”
余秉楠教授現場致辭
隨后趙健教授用大量的設計實例向大家闡釋了余老師在設計實踐及教學中堅守的重要理念——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他還圖文并茂、用心細致地為大家講述了余老師設計或參與制作的每一款字體背后的故事,從國際上第一套由中國人設計完成的拉丁字母印刷體——友誼體(已被開發成方正秉楠友誼體并于2012年上市),到新中國第一批印刷字體——宋一、黑一、宋二、黑二,從新中國第一套拉丁字母印刷活字——為《辭海》專門設計的拉丁文字體,到圓體風格的全新宋體——圓宋,以及多款美術字。
此次會議的另外兩大主角則是由余秉楠教授設計、方正電子合作開發的方正秉楠圓宋、方正秉楠辭書體。方正秉楠圓宋源自余秉楠1987年設計的“圓宋”,方正秉楠辭書體則源自余秉楠1963年為《辭海》專門設計的拉丁文字體。會議現場,方正電子字庫業務部字庫開發部副部長仇寅為大家講述了這兩款字體的開發過程。這兩款字體是由方正字庫字體設計師熊龍龍、烏新麗、王軍芳、楊穎、盧帥、何媛組成的設計小組在余秉楠教授指導下完成的,這期間,余秉楠教授始終強調書寫的精神、設計的和諧,并以精雕細琢的設計匠心以及追求極致的設計態度來要求自己和方正字庫設計團隊,從基礎設計到開發制作再到成庫修改,在耗時2年零3個月后,這兩款字體終于正式問世。
與會嘉賓共同為新字體揭幕
在精彩的分享之后,趙健教授以及6位特邀嘉賓就余秉楠的字體設計貢獻、字體設計領域的現狀與發展等話題,與余秉楠教授進行了座談交流,并和現場的字體及設計愛好者們展開了輕松有趣的互動,對大家提到的關于字體設計、字體應用等方面的諸多問題,大咖們都一一作了精彩回答,贏得了現場參與者們的陣陣掌聲。
方正秉楠圓宋體、方正秉楠辭書體以及此前已經上市的方正秉楠友誼體均適用于書、報、刊以及屏幕的排版,也可作為廣告、包裝用字,適用性強,相信這3款字體的推廣與應用,會讓我們的閱讀體驗變得更豐富、更美好。